星光耀征程|山东:标准化浪潮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6:31    点击次数:102

高质量发展时代,标准化早已突破单纯规范范畴,跃升为重塑产业格局、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力量。自获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以来,山东锚定目标、创新实干,将标准优势深度转化为发展胜势,为经济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。

夯基垒台,标准体系迭代升级

山东以系统化思维推进标准化建设,构筑起坚实的发展底座。标准研制领域成果丰硕,主导或参与制定2964项国家标准、2520项行业标准、73项国际标准,形成横跨高端制造、现代农业、海洋经济等多领域的标准矩阵。平台建设方面,5个国际及国家级技术标准组织扎根齐鲁,100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、32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高效运转,推动标准成果深度融入产业全链条。同时,地方标准管理大刀阔斧改革:清理千余项旧标准,建立四级审查机制,在济南、青岛等五市开展职能转变试点,扫清制度障碍,让标准化发展轻装上阵。

政策领航,创新生态全面激活

政策组合拳成为山东标准化破局突围的关键利器。《山东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》等文件打破政府单一主导模式,重新划定政企标准供给边界,推动标准化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变。市场活力由此充分释放——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量飙升54%,“领跑者”新增524项。省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,海洋强省、交通强国等专项政策密集出台,形成“政策驱动、市场响应、社会协同”的良性循环,为标准化创新厚植制度沃土。

多维突围,发展赛道加速拓宽

“四新区”建设成为山东标准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。科技创新领域,“研发-专利-标准”一体化机制成效显著,超六成科技计划项目转化为标准成果;新发展格局构建中,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持续发力,国际标准组织相继落户,山东在全球标准舞台的话语权不断提升;动能转换进程里,设备更新、消费品升级等方案牵引247项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落地,推动产业向绿色高端迈进;共同富裕实践区,寿光蔬菜、金乡大蒜等标准化标杆案例脱颖而出,金乡大蒜凭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畅销170多个国家,年创汇超3亿美元。

与此同时,创新链条协同发力:7000余家企业参与对标达标,682项企业标准跻身“领跑者”行列;高端专家团队深入企业破解技术难题,推动30余项国际国家标准突破;烟台长岛、滨州邹平等地打造区域标准品牌,实现产业集群竞争力跃升。

山东在标准化领域的创新实践,既为自身产业升级、民生改善注入强劲动力,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“齐鲁方案”。随着标准化与新技术、新业态的融合不断深化,山东必将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“加速度”,书写更多精彩篇章。(文/顾冠中)

责任编辑:崔永霞